第二百四十二章千杯不醉忆《殇别》

    刘知幸眼神柔和,神色凝固,这一刻五年的相思之苦顿时涌上心头。多想跑上前牵着心中姑娘的双手,道尽多年未见的思念。只是不再当年,用什么身份去诉说心中思念。少年不再是少年,姑娘不是在当年彼此相望的姑娘。

    这一刻刘知幸双眸动容,强忍着一丝丝涌上心头的相思。想过无数次的相见,唯独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。心爱姑娘牵着别人的手,笑容不再属于自己,一颦一笑只能留在心间。

    刘知命缓缓摁着二弟,生怕二弟从动。只见刘知幸投来失落的眼神,一份份坦然显露。轻轻说道:“大哥,我心里清楚。”轻轻拍了拍件事的胸膛。这一刻百战无畏的青年将领,很怕很怕,很怕坐在皇帝身侧女子的眼眸。

    重重提起金樽一口饮下,美酒入喉不知味,唯有酸楚留心头。

    玉莲安静坐在皇帝右侧,眼神呆木,目视前方。似乎诺大的太和殿只有两人,两个心心念念的恋人。相见不如不见,相知不如无知。玉莲何尝不知道,刘知幸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愿意回来。那一份遗留在心中的遗憾,停留在无尽的长河之中,愈流愈远,依然存在。

    世上任何事都可以算计,唯有两个相爱的人,一次分别之后有的只有躲避。勇气像一条大河,每一次分流消散一份,直到成为溪流掩埋。一个人的等待,一个人消失的勇气。

    身边的红衣一直盯着不停饮酒的刘知幸,没有仔细数,刘知幸第七樽已经下肚。玉莲目视前往,余光中的刘知幸与记忆中的全然不同。侧头看了一眼与群臣滔滔不绝的萧殷,似乎能看得出一丝当年的刘知幸。

    精彩的歌舞引起众人的喝彩,唯有两人似乎从未听到,从未看到。时间似乎凝固在当下,一人不停饮酒,一人默默无言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絮嫔走出身后跟着三女一男。絮嫔主琴,三位女子琵琶,埙,箫,男子抱着二胡。

    才出场百官纷纷迎合,絮嫔琴艺在宫中是一绝。许多人只是听闻,却没有人见过。皇帝说道:“爱妃准备的曲子是。”

    絮嫔施礼万福道:“臣妾演奏的曲目是先秦古曲《云上琅琅》。”皇帝面带笑容受礼,等候精妙的曲子。絮嫔没有开始,反而向着玉莲说道:“臣妾对《云上琅琅》还未到炉火纯青,还请玉贵妃指点。”

    一席话众人纷纷看向呆目的玉莲,红衣再三提醒下,玉莲才说道:“本宫只演奏几次,没有什么可以指点的,絮嫔可以开始了。”说的漫不由心。

    一向待人有礼的玉莲,今日出奇的古怪。在场只有寥寥几人清楚,玉莲心中只有那位不停饮酒的年轻将军。絮嫔格外诧异,今日的玉贵妃似乎哪里有些不同,心神不宁。

    絮嫔安坐以手

    抚琴,五种音色相互交融,停顿有序。在琴声的带领下,将聆听者带回先秦古朴的时代。一位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,经历春夏秋冬,书声琅琅。其中有着高山流水,朝野翻动,天下诡异。

    声音逐渐停下,年轻的书生参加几十年的科举,次次名落孙山。仕途无望的书生已经老迈,对仕途已然绝望,回乡建造私塾。小小的茅草屋内书声琅琅,一句句圣人言语,凝聚成惊天乐曲。老先生一身仕途不顺,依旧恪守内心的执念。悲壮的故事在二胡声下,勾引起一位位参加科举入官的大臣心中。

    琴声落幕许多官员看向一言不发的丞相王安,出门寒门的大臣,此时才懂得王安做出的壮举,为大梁注入新的血脉。曾经私塾的先生与曲子中默默无闻的老先生何其相似,一代人接着一代人,传播学问从不中断,盼望着学生能比自己多走一步。

    十几位经过科举入士官员纷纷起身向着丞相王安一拜,这些人都是身居要位,有的还是与荀思展结党。但是没有人觉得奇怪,王安一介寒士,拜入当时还是太师周文门下,五年黄门郎,之后七年步步高升,得到先皇重用拜为丞相。成为大梁历史上,第一位寒门丞相。

    一曲《云上琅琅》皇帝认为当今大梁,唯有三人值得书生行此大礼,一位逝去的文宗周文,一位翰林院大学士双裳,再有便是没有一位学生的丞相王安。

    不只是十几位文臣,皇帝萧殷也起身向着王安作辑,随机文武大臣纷纷起身,唯有几位双裳在内的老人没有起身。王安看向那位抚琴结束,施礼的絮嫔,起身向着皇帝与诸位大臣回礼。

    对王安的功绩接在无声重礼之下,唯有丞相荀思展心中不痛快。如今权倾朝野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似乎永远比不上这位十年丞相的王安。此时荀思展在意的不是权柄,而是无声大礼。

    许久之后萧殷开口说道:“朕替天下百姓谢丞相十年如一日,一人一笔为大梁开太平。”再次深深一拜。

    王安立即起身道:“此乃微臣本分,身为人臣为陛下皆由,身为大梁子民显出微薄之力,身为人子为天下求安稳。”

    三个身为字字放进每一个人心中,今夜过后王安将告老还乡。一场浓重送别礼落幕,荀思展故作镇定。群臣拜礼何尝不是一种打压,似乎在说荀思展同位丞相,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双裳看着一直喝闷酒的刘知幸,再看看那位高坐皇帝身侧的贵妃娘娘。从皇帝有废后意思开始,双裳极力阻止,皇后乃是一国之母,怎能让一位山野村妇担任。并非瞧不起玉莲,实在是古今以来皇后极其重要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看着刘知幸心中有些伤感,当年一对金童玉女,如今上下分离不过百十步

    ,其中却是隔了一座泰山。无奈的摇了摇头,此事又能做些什么。唯有共饮一杯。

    刘知幸提起金樽向着双裳强扭笑脸,一口饮下。不知道已经喝了多少杯的刘知幸,借着酒劲才有勇气看向从头到尾一句话未说的玉莲。心中的不舍,现实的无奈,将一颗强硬的心变得脆弱不堪。

    想说的话一直压在心中,期盼着这一刻能永久停留。见玉莲目光扫来,刘知幸急忙躲避,转而又看向那双水灵灵的眼睛。玉莲微微一笑,悲痛中的刘知幸瞬间心醉,出现在脑海中无数次的笑容,依旧是世间最美。

    刘知幸提起金樽一口饮下,走出坐席屈身一拜道:“陛下微臣愿剑舞,为陛下助兴。”

    知道实情人纷纷看向刘知幸,萧殷目光盯着刘知幸,再看看身边的玉莲放声大笑道:“朕还不曾见过刘将军舞剑,来人赐剑。”王公公想要阻止,却见赵平拔出手中剑一抛而出。

    刘知幸接过手中剑,抱剑行礼。刘知幸的剑非轻柔剑舞,而是军中杀伐之剑,剑剑威武,有种身前无敌之势。一招一式皆是杀招,心中怒气尽在剑中。

    一种武将无不为刘知幸舞剑喝彩,萧殷大声说道:“大梁需要的就是刘将军这般凶猛武将,十三营屡建奇功。现在十三营编制多少人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长剑一挥道:“编制五千余众,新兵两千,老营三千。”一剑直起,纵然下落。别人看不出刘知幸的剑,坐在上位的徐典自然看得出刘知幸用剑看起来华丽,其实显得有些生硬。但是身上流转的气机百变,显然不是寻常的无人,似乎已经进入宗师镜。

    听到刘知幸的汇报,萧殷说道:“五千,朕特赐十三营编制一万,自成一军,由刘将军亲职。”此话一出朝中百官纷纷看向刘知幸,所谓的自成一军,从即刻起十三营不再隶属长风军,可称为十三军。

    刘知幸顿时止剑跪拜道:“微臣叩谢陛下隆恩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的功绩,朕历历在目,可惜相距千里无法看到大梁的军队是何等骁勇。此番见到将军舞剑,方知大梁士兵定然在战场之上如何抵御楚军。”大笑不止,举起金樽道:“与朕共饮一樽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接过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玉莲,一口饮下。

    此时玉莲突然起身道:“陛下臣妾有一首曲子,还请刘将军能够为臣妾起舞。”

    萧殷先是一愣,转而大笑道:“好,爱妃琴艺举世无双,加上刘将军剑舞必然回油一番风采,朕准了。”

    只见红衣要跟随,反而遭到了玉莲的阻止。双雀琴摆在中央,无人知晓玉贵妃将要弹奏什么样的曲子。数年前的《霓裳羽衣曲》惊艳太平城,想来这首曲子不比絮嫔的《云上琅琅》相差。

    坐在双雀琴旁看

    着刘知幸说道:“刘将军可以开始了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显得手脚无措,而玉莲眼中存满了柔情,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的一幕幕。故作镇定一步步走向玉莲,手脚无措。不敢想象多年后的第一句话尽然是:刘将军。

    双手作辑道:“娘娘可以开始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双眼对视好像回到了当年,那个被大火焚烧殆尽的桃园深处。鹅黄衣裙的少女,粗布英武的少年将军。少女一颦一笑迷人,少年滔滔不绝说着过往。那一段留存的记忆,在这一刻爆发。

    琴声响起,犹如春天桃园中一片片桃花飘落。淡淡花香弥漫在山野之中,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遇到此身最好的少年,两人相伴走在桃园深处,少年的调侃,少女的羞涩。

    刘知幸剑起轻柔,一改刚猛。好似重回故里,来到那片风景宜人的世外桃源。

    看着大殿中央的两人,絮嫔好似明白了什么。这首曲子并非如玉莲所说,大概是为了纪念这份爱而不得的感情。看着两人一人抚琴,一人舞剑天作之合。世事弄人,求而不得,情谊难分。

    嘴上囔囔道:“殇别,原来这就是殇别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乱世谋凰不错,请把《乱世谋凰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乱世谋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