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章一声长啸裹尸还

    援军赶来身疲力竭的十三营将士将重伤弃剑张兴护在中间,楚军非但没有围杀反而全军后撤。邵九率军赶来翻身下马闯入圈中,一把将张兴扶起说道:“张兴,张兴。”

    见到邵九出现张兴紧绷的心弦顿时松弛,面带苦笑说道:“九哥快去助将军,不要管我。”

    一连几次被张兴推开邵九提起长枪,吩咐将士照顾这群才死战袍泽翻身上马亲率一支弓箭手策马飞奔。十三营的富有远在各大军营之上,这几年将生意全盘脱出收益虽小,但是曾经积攒的家底依旧深厚。从驿马关一战之后战死不少将士,依旧能够保持三千,战马之数远在人数之上。邵九将长枪抛给相伴的将士,提起三石硬弓满月而发。

    方天画戟似有千钧之力,刘知幸虽然可动用内劲依旧是不是这般巨力可抵抗。正当刘知幸强行压着方天画戟,忽然一支强劲的箭矢飞跃而来。武三思想要躲避,被刘知幸强行一拉,箭矢刺在肩头。顿时一队白甲军围攻而来,一番激战之后武三思终于与刘知幸拉开一段距离。

    武三思用力折断箭矢,盯着哪位再次弯弓的武将。十三营人才济济,这位必然便是十三将之一的邵九。武三思无奈的下令道:“全军撤退。”十三营主力支援,加上亲自率人而来的周英叔。这支边军虽然不在长风军编制之中,亦是一支不可小瞧的队伍。回头看了一眼没有追杀的刘知幸,眉头紧皱大声喊道:“刘知幸下次必杀你。”

    褚翰林骑着一匹白马靠近看着一身鲜血的刘知幸说道:“将军你没事吧。”

    邵九收起弯弓提着长枪问道:“将军要不要追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大口喘着粗气摔下马背说道:“不用追了,前面不远是楚军白甲军大营。现在追过去稍有不慎,引发两军第二次决战就不好了。”说着看向褚翰林,眼神落寞。

    对于这次出行褚翰林劝解几次,为此张兴还与褚翰林大吵了一架。刘知幸自认为没有什么事,而哪位坝上庄的汉子却是大梁人。经过褚翰林多次审问没有丝毫差错,现如今哪位汉子还在十三营军营之中,没有一点异象。

    褚翰林扶起刘知幸说道:“武三思此人二十二岁,从军不过一年已经在白甲军中占据一席之地,确实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。盯上十三营,看来我们要重整边防了。”

    楼起袖子擦了擦脸上污血刘知幸摘掉钢盔坐起说道:“翰林这件事就交给你了,白甲军的战力以及装备不比十三营差。大军南下势必要与白甲军决战,除不掉白甲南下也是一道难关。”

    邵九对两人的交谈只是略懂,若是排兵布阵也算有一番见解。但是关于大作战依旧两国之间的战略部署,只能说是有一点了解。正要开口说

    话刘知幸忽然起身,不曾上马而是向着张兴的方向跑去。

    一直闯进战马围成的圈子中,看着被军营包裹的张兴。刘知幸露出一丝喜悦,这一战两百亲卫活下来的不过五十余人,一百多人都留在这里这片广袤的黄土之上。

    眯着眼睛的张兴嘴上说着:“将军是我对不起弟兄们,最该死的是我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紧紧拉紧张兴的手说道:“不要多想,好好活着,只有活着才能为兄弟们报仇。难道你自裁谢罪,兄弟们活过来,我一定会亲手砍下你的脑袋。好好养伤,不要多想。”

    见到张兴还能说话刘知幸松了一口气,望着十三营战死将士的尸体拖着疲惫的身子,刘知幸轰然下跪磕头继而双手抱拳说道:“是我刘知幸对不起你们,没有战死在南下的路上。身为主将是我的失误,南下我会将主位兄弟的一份补上。”说完直接起身,没有一点失落。

    一位中年武将一身黑甲,留着极长的黑须。虽然面容经过岁月以及风沙的打磨,看起来有些粗糙,模样已然俊美。大梁军中以少有弃文从军的武将,而这位出生书香世家的武将凭借军功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职位。

    刘知幸走上前抱拳称道:“侄儿多谢世叔相救。”

    中年武将打量着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,轻轻在肩膀上拍了拍:“好小子有你爹当年的风范,就这脑子不够用。”刘知幸缓缓松开双拳,歪着眼睛看向这位长辈。小时候在周府求学时,这位世叔最不喜欢刘知幸,觉得天性活泼不是读书的料。就是脑子好,诗词歌赋比别的孩童记得都要快一些。

    其实对刘知幸从军最看不过的非但不是先生周文,而是这位弃文从武的周英叔。本该入士的刘知幸为了逃避与皇室结亲,从太平城跑到的南镜进入了长风军,辜负了老先生的一片苦心。

    刘知幸说道:“静下心来多想一想或许就不会让这么多将士战死在这里了,回去我会到汾阳请罪的。”

    周英叔看了一眼武三思逃走了方向心中不尽瞎想,这次并非两军正轨交战,而是专门为刘知幸设下的杀局。只是小看了十三营的战力,此处的确是围杀刘知幸最好的地方,虽然不是峡谷,坝上庄背靠溧河而建,天然形成一道屏障。刘知幸想逃也并非那么容易,再者只有这样的平原才不会让人想到是一个杀局。

    想起哪位负伤逃走的少年武将周英叔不免惊叹,现在的年轻人没一个简单的。长风军中有一位做事不按套路的刘知幸,白甲军中出了一位武三思,两人倒像是天生的敌人。之前两军交战中周英叔与之交锋几次,多以战败告终,武三思无论的单人战力,还是兵法皆有一套。并非是读了几年兵法,就敢领兵打战的莽夫。

    再看现在伤势不轻的刘知幸还能站在这里说话,一点都没有战败的失落感。周英叔对这些年轻人看的更重,或许像刘知幸武三思这样的年轻人天生的将才。与身经百战,用一次次战役积累经验的老将不同。每次作战都出乎意料,排兵布阵不拘一格,不能说这群年轻人不看兵书,而是从不用兵书记载的兵法。说的不好听些,就是不拘一格任意所谓。

    帮着刘知幸捋了捋杂乱的发丝,周英叔说道:“知幸这件事不容小觑,大帅哪里用不着请罪,务必要将这里发生的事详细告知。东吴已灭南楚现在还没有回笼大军,必然还有别的大动作。这段时间就待在溧水县不要有任何动作,随时等候军令。”

    听到东吴已灭的消息刘知幸一愣,这才一年的时间父亲竟然已经将东吴灭国。顿时似乎忘记刚刚经历一场凶险的围杀,双目盯着周英叔说道:“师叔你说我父亲已经攻下了东吴,是不是很快我们可以南下。”

    对刘知幸的问题周英叔无法回答,也不能回答。这其中涉及几位广泛,灭东吴一战平南大军功不可没。但是徽州李氏损失之大,远比攻下一国的收获要大的多。若是南下朝廷是否还要故技重施,将处于南镜的湖平蒙氏,依旧周氏手中掌握的大军全部消耗在攻打南楚的道路之上。一旦如此会出现一大批新的贵族,如今的四大世家又该何去何从。

    再有没有了东吴,没有了南楚处于边境的徽州李氏,湖平蒙氏,依旧周氏手中的唯一一支军队,又该如何自处。这些都是需要考虑,而不是像刘知幸这些年轻人一样,只想着建功立业。怕是刘知幸根本就没有去想过,刘策已经攻下东吴,若是再灭掉南楚,加以平定北方突厥的战功。可谓是功高盖主,大梁史上哪位功高盖主的武将有好下场。只是这些与刘知幸多说无用,事情没有到了哪一步,说再多也没有用。

    周英叔与刘知幸简单了说了一些如今两国之间的局势,刘知幸忽然明朗许多。大梁南楚势必会有一战,还是倾国之力的决战,但是什么时候发生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说道:“多谢世叔指点迷津,侄儿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手扶剑柄周英叔看了一眼打扫完毕的战场说道:“知幸战死的将士怎么出至我不管,坝上庄的村民毕竟是因为你死在楚军刀下。这一点要铭记在心,将这次教训刻在心里,做叔叔的希望你不要再有下次。将士百战而死的是荣誉,百姓不过是战争的牺牲品。大军攻城自古有屠城,掠夺的风俗,我不希望你刘知幸一位读书人也能做出这样的事。”

    刘知幸心中记下了周英叔的话,如果自己不是周文老先生的学生,周英叔不会说这样的话。这番提醒无非是让刘知

    幸记住自己还是一位读书人,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。

    “侄儿记下了,坝上庄的村民能知道名字的皆有一块墓碑,人人入土为安。”刘知幸认真说道。

    周英叔轻轻点头道:“好了,师叔先走了。这里就交给你了,铭记攻城不屠城。”说完上马率领数千步卒离开,留下刘知幸望着尘土飞扬。

    褚翰林缓缓走来说道:“将士们的尸体都安顿妥当,抓获楚军俘虏三十二人,如何处置。”

    看着被将士押着的楚军士卒,刘知幸想着周英叔的话说道:“先回去再说吧,坝上庄的村民就在这里立墓记得刻上是因为什么事而死。十三营每一人务必要记住,决不能让这事再发生。”说完大步走去。

    刘知幸上马一路跟着一堆拉着十三营将士的马车,心中谈不上悲伤,有的只有痛心。真的是一坨坨百斤肉,刘知幸已经习惯看待。何为一将功成万骨枯,只有几个文字罢了,殊不知是数万万将士的尸骨,字轻意重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乱世谋凰不错,请把《乱世谋凰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乱世谋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