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国破家亡商人利

    一直埋头苦干的玉莲抬起袖子擦掉额头的汗水,脑海中的烦恼始终挥之不去。当转头看向身后如狗刨一样的土地,既是无奈又觉得这几天的劳作白忙活。

    只差几步就到了地头,抬头看向三人居然是站着盯着自己。玉莲不假思索的问道:“怎么了。”

    胡虎想说之前皇帝陛下来过却是被叶管家阻拦,就在萧殷刚走之时叶管家诉说许久不让皇帝萧殷前来的事告诉玉莲。胡虎有口难言,只好作罢。毕竟父亲有多交代,大事要多听叶管家的话。

    红衣虽然不觉得有什么,还是愿意听老人的话。有时候看着叶管家总会想起老掌柜,嘴上经常没有好话,还会帮着卢小钊说自己的不是。但老掌柜比这位叶管家打心底更加尊敬,有时候总会在想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。

    回答道:“姐姐你脸上。”

    下意识的抚摸脸颊,发现脸颊上零碎的泥土糊了一层。红衣说着走过去怕打玉莲身上的灰尘,小手拂去乌发上的干土。说道:“这么快,我还以为还要好几天呢!”

    瞧着漫不经心的红衣玉莲的心情总会好一些,如果不是身边跟着这个万事不上心的小姑娘,真不知道这一年怎么傲过来。嘴上说道:“弄成这个模样,明天还得好好整理一番才能播种。”

    “很好拉,姐姐你看,翻的松松软软的。要是给我啊,说不定一个月都弄不出来。”微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玉莲露出久违的笑容:“你啊,就不能安心做点事情。放到大户人家做丫鬟,就你这懒散的样子,非得天天挨打不成。”

    挽起姐姐纤细的胳膊抬头装作委屈模样:“姐姐最好啦,从不嫌弃我懒。红衣一辈子跟着姐姐,好不好。”

    对红衣粘人早已经习惯,这个懒丫头就会嘴上讨人欢心。玉莲真舍不得教训,说道:“跟我一辈子有什么好的,天天就在鸿山之上。红亦你年纪也不小了,要不让叶管家给你找个好人家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玉莲不知道说了多少次,红衣总是在逃避。再次提起笑呵呵的捡起两个锄头,扛着单薄的肩头。玉莲无奈的摇头看着两人说道:“你们回去吧,天色也不早了。我何红衣也要回观音庙了,明天不用来了。”

    叶管家不觉得有什么,胡虎听了皇帝的话立即下跪道:“帮主,胡虎需要护卫帮主安全,请帮主同意留在身边护驾。”

    不等叶管家说话玉莲直接反驳道:“你们每天跟在我身边像什么,我是什么人你们现在还不明白吗?”“先皇妃子,一辈子只能留在这座鸿山。保护我,在山里什么事都做不了,用得着人保护吗?”

    很少见到姐姐发怒,红衣知道姐姐此时是真的发怒了。

    一手拉着红衣走的极快,

    见到胡虎还要跟在身后说道:“胡虎你回去,我的死活谁也不能做主。告诉莲花帮所有人都撤回徐州,这里有红衣已经足够了,用不着你们保护。再说大半年了,也没有一人来杀我。”说完拉着红衣快步向着观音庙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留下来的胡虎问道:“叶管家帮主她。”

    提起烟枪深深吸了一口,吐出浓浓的烟圈道:“其实小姐心里比谁都明白,心以死,无药可医。”

    登上会观音庙的台阶,玉莲走的不快。红衣扛着两个锄头蹦蹦跳跳,有种遇山开山,遇河断河的气势。唱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山歌,玉莲的心情却是如此沉重。曾几何时,自己也是像红衣一般无忧无虑的小姑娘。唱着山歌采摘桃花,熟悉的闺中好友秀文姐姐,一人一句畅想未来的夫君会是什么样的人。

    秀文姐姐经常会问:“玉莲,你家张秀才什么时候来看你啊。”

    总会笑着答复:“秀文姐姐,不要乱说张大哥志在四海,需要读书习文哪有那么多时间看我啊。”

    那个突如其来闯入桃源的少年将军,打破了心中所有的瞎想。什么是一见倾心,玉莲从未后悔。如果没有遇到跌落山间的刘知幸,也不会认识许多有趣的人,不会有亲如姐弟的温小明,不会有陪在身边的红衣,还有许多一辈子再无可能相见的朋友。

    漫不经心踩在青石台阶上,终日不知道脑海中在想着些什么。发生过的一幕幕总是在海中挥之不去,今日坐在田间锦衣公子所有人都没有去说,玉莲也没有过问。

    距离不是很远怎会认不出哪位正是当今皇帝陛下,没有过去只是不想让心更乱。对于皇帝的心思玉莲何曾不清楚,从赠送《霓裳羽衣曲》之后心中一直很清楚。之后在宫中发生的一幕幕,虽没亲眼所见也有所耳闻,只是心中那人已经占据最重要的位置。

    正明三年开朝第一道诏令掀起一场长达一月的朝议,朝中显贵纷纷主动请缨去往东吴。至今只有少数不得志的官员派遣到战乱不断的东吴,反而诸多身居高位者避而不谈。

    一份少年口述治理东吴方案,摆放在桌案上。当朝两大丞相,以及吏部,户部,工部,礼部、四部齐聚。萧殷指着亲自书写的方案,让几位中枢大臣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尤其是户部尚书,瞧着一条条挣钱的法门口口称赞。虽然只是一个笼统的方案,对于几位尚书的一致同意,丞相王安却是心有余悸,这等方案的确是解决如今朝廷最好的办法。一方面将朝中无用的臣子,送到东吴捞金,另一方面解决了大军接下来南征所需。

    萧殷只坐在一旁紧紧等候几人商议出结果,神色平静等候远在东吴的捷报。开年从东吴传来的第一条捷报,震动朝

    野。刘策以三十万大军封锁建安城,李山海控制浯河使得东吴再无援军,源源不断的辎重送往东吴腹地。

    年关之初三十万大军攻下东吴陪都建安城,半个东吴已经是囊中之物。为此远在南镜的长风军一次次挡下南楚的进攻,开年南镜传来军报,陈庚正要汇集南镜十万长风军,以及边军多达二十万将要与南楚进行第一次决战。

    这一战将会决定大梁与南楚最后的底蕴,一旦大梁取得胜利东吴之战再无后患。两面同时开战,萧殷的压力之大非比寻常。朝中调度已经达到了极限,攻伐东吴将近五十余万大军,南镜长风军在内二十余万。同时调度将近八十万大军,达到了大梁建国以来最辉煌的时代。

    八大兵工厂的建立,虽然解决了八十万大军的后备辎重。唯独缺少粮草,此番大战几乎耗尽了大梁十几年的存粮。如今只期盼着来年会有一个好收成,才能填补空缺。

    王安一直皱着眉头说道:“此事绝对不能实行,如此以来将东吴倾国财富一一剥夺。东吴百姓已经饱受战争之苦,一旦出现一群饿狼,非但没有解决远征财富,很有可能会导致东吴护国之心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说道:“王大人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,在短时间内填充国库。”

    正当两人争吵不休之际,吏部尚书周英祥一直盯着这份不知来历的东吴收取方案。对两人的争吵没有答复,却是好奇这份谏言到底是出自谁人之手。好奇的不止是周英祥一人,还有荀思展。能有这番见解之人,竟然在朝中默默无闻。

    反观工部尚书很想见见这位出谋之人,虽然对重建东吴只有聊聊几字,字字说到了老尚书心坎。其中有一段表述:“东吴多水乡,风俗各异,大梁北方多干燥寒冷。若将东吴工艺大梁工艺,相互融合当有另一番滋味。”

    在礼部尚书眼中更看重的还是工艺的结合,两个礼仪风俗各异之地,想要完全融合并非易事。尤其是在建筑吃食之上,看似与礼仪毫无关系,实则是重中之重。自古百姓最看中的并非是谁人是君王,更看中的还是衣食住行四字。

    萧殷这才起身说道:“诸位爱卿东吴收取方案,可有见解。”

    继任尚书以来唯有兢兢业业,并为做出什么大事的户部尚书首先上前说道:“陛下,自古商人多利,只有有七层的利润便敢付出全家性命。能利用好商人,收拢东吴财富远比掠夺来的更加顺遂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丞相王安更加警惕,立即上前反驳道:“陛下,万万不能如此做。商人多是凉薄之人,想要将东吴融入大梁,需来年科考,只要东吴学子认同大梁,才能在学统上完全与大梁相容。为今最好的办法唯有,传授学义,让东吴百姓了

    解大梁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。若以商人利益捆绑,东吴始终是邦外之地,请陛下三思。”

    王安的一袭话没有谈不上对错,想要治理东吴,将东吴成为大梁国土,百姓必然是重中之重。但是想要解决大梁如今的如此做法,只会让大梁财政更加为难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走出说道:“老臣到是很想见见这位上奏之人,其中关于两国礼节相容很多地方值得效仿。陛下能否让老臣见见这位大才。”

    萧殷露出笑容说道:“此人不是朝中之人,爱卿若是想见,可去翰林院找双爱卿。”

    提起双裳到是让在场几人一惊,双裳一生都在做学问不然也不会有周文之后成为大梁第二位文宗。谈起学问就算是出生周氏的周英祥对这位老先生也是打心底佩服,但是双裳能提出这样的策略却是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工部尚书上前问道:“难道这是双大人上荐。”

    只见萧殷笑着说道:“双卿教出一位好学生,虽然只是一个笼统的策略。朕希望诸位爱卿可好好参谋,得出一个完整的处理方案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乱世谋凰不错,请把《乱世谋凰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乱世谋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