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新帐旧账

    38 新帐旧账

    “司空府掌管天下土木兴建,至于修建丹州城墙需要花费多少,这既属于城防部署,又属于土木修建,司空府说了最合适,”韩直把话头引向冬宫司空崔石。

    崔石会意,便打开案几上的一本奏疏,一边念,一边解释说:“当时地动发生后,天宫收到奏报,便令地宫拔银一百三十万两,不过,这些银子,并未全都使用在修建城防中,其中,有六十五万三千两是用于在沿途采买粮食、药材、木石等运往丹州,赈济灾民和将士,剩余的六十四万七千两用于修建城墙。这些银子一笔笔都在夏宫有明细账,在下就不在多言了。但是,截止半月前,冬宫发文询问,丹州刺史和守将几乎征调了当地六成的百姓,接连四月,昼夜不停地赶工,才将修了七丈高,余下的三丈,若是朝廷再不调拨粮草,丹州城中怕是已经捉襟见肘、难以维系了。现在已近五月,当地庄稼长成收割,是在七月中旬,也就是说,朝廷要供给丹州两月半的共六十万人的粮食,这样一来,三十人每天分一石粮,每日就要消耗两万石,两个半月就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,按市价,共需约白银三十万两,再加上修五丈高城墙所用的木石、铜铁等,还需要白银约三十四万多两。因此,光是修建丹州城防这一项,朝廷需要拨付白银约六十五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你们夏宫司马、冬宫司空两位光军饷和丹州城防这两项,一下子就要要去四百多万两,国库还剩下八百多万两,你们一下子就要拿走一半了?”听完韩直和崔石的奏本,司寇宇文深一下子坐不住了,立刻瞪大了眼睛问道。

    “二弟说话太不严谨了。”宇文训见宇文深出言干预,便立即回应道:“什么叫‘你们’夏宫、冬宫。什么叫‘两位要走了一半’夏宫,是大周的夏宫,冬宫,是大周的冬宫,韩司马崔司空也都是秉公详实的奏报,请求朝廷调拨钱粮,并不是为自己的一己私利,再说了,批不批还得看父亲,你急什么?”

    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紧张起来,望着宇文训,有望向了宇文深。

    宇文深被大哥这一番话问的一愣,但随即便回过神来,带着一丝怒气说道:“说话不严谨的是我吗?这里是山海堂,是群臣议事的地方,不是你家的海麓苑,哪里有什么兄弟了?你们一位在夏宫,一位在冬宫,说个‘你们’有什么错?再说了,按照刚才他们报上的数目,八百多万两的银子,如果被拿走一半,你让大司徒拿什么在夏秋雨季赈灾,各地官员的俸禄到底要不要发?”

    “事由轻重缓急,军饷如果拖欠,军心不稳,我们拿什么卫国戍边?丹州城防若不能重筑,齐国人马长驱直入,届时大周狼烟四起,战端又开,这些后果,你担待得起吗?”宇文训厉声反问道。他身旁的烛光晃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先尊王,后攘夷。欲攘外,先安内。这点道理世子都不懂吗?”宇文深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,继续说道:“齐国进犯,那必须是在雨季内涝时,饥民遍地又得不到救济,流窜作乱致使我大周内政不稳的前提下,倘若拿出钱来,救济灾民、安抚百姓、内修政理,齐见我国泰民安、兵强马壮,怎会不计后果地进军。一味地厉兵秣马,耗费巨大。外强中干,你想让父亲……哦不,冢宰担上穷兵黩武的恶名吗?”

    “你放肆!”宇文训一下子站起来吼道,空荡荡的山海堂里传来了阵阵回音。

    “世子不是被禁足在府读书吗?怎么出来了?”面对宇文训的吼叫,宇文深没有发怒,反而冷笑着问道,一下子就戳中了宇文训的痛楚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宇文训一下子说不出话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!”宇文护见两个儿子又吵起来了,再吵恐怕就要把公主的事情抖出来了,便出声喝止,然后又说道:“宇文深说的对!这里是朝廷议事,在座的都是大周臣子,没有什么父亲,世子的,家事回去再议。既然是议事,宇文训、宇文深各有争议,各位就接着说说吧。”

    兄弟二人见父亲说话,便暂停了争吵,互相瞪了一眼,都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大司徒梁和见气氛稍有些缓和了,便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刚才冬宫的崔司空替夏宫算了笔账,六十万人两个半月需要一百五十石粮食,合白银三十五万两,是吗?本人不敢苟同,那一百五十万石粮草,不一定都需要按市价从民间征集,可以从附近的官仓调集,各地官仓有一部分本就是军粮,有一部分是官府存粮,只要地宫大司徒和秋宫司马各发一道调令,将丹州附近的官仓陈粮调拨丹州,等秋收已过,再将新粮补上,这样,这三十多万两就可以省去一大半了。冢宰,诸位,你们看如何?”

    宇文护想了想,然后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梁和的的这条建议,一下子砍掉了司空崔石所需要拨付的三十五万两银子,但冢宰宇文护已然点头,崔石也不再说什么。经过短暂的安静之后,大司徒梁和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回去之后,地宫司徒府和夏宫司马府各自发一道调拨命令,命令丹周附近的州郡官仓将存粮调往丹州做加固城防军民之用。那崔老弟的这份奏疏……,就不加盖玺印了,只加盖司马府调拨军饷的这一本奏疏。”

    梁和说完看了下肖公公。肖公公点头,然后将韩直前面的奏本捧到了世子面前,世子摊开奏本,加盖了玺印,但是这次好像没有上次的那样的端正。

    “好了,司马府和司空府提出的这两笔款项已经有着落了,两位还有什么补充的吗?”梁和问道。

    韩直并未搭话,而是将身子向后靠了靠,看向了旁边的崔石。崔石一边拿起桌上了另一本奏疏一边说道:“司空府掌管大周所有大宗土木兴建,需要大兴土木的,可不止丹州这一个地方。国库有国库的难处,所以司空府新建的的许多大项都酌情排后了,但有一项,确实万万不能拖延的。据报,江左上游的凌江楚州一段,南泽河奉州段,自五年前重修之后,经过这些年十数次的洪峰,好多河道已然被泥沙拥堵,怕是熬不过今年的内涝洪峰,这一项也是刻不容缓的,不知诸位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“凌江楚州一段,南泽河奉州段早在五年前朝廷已拔下合白银两百万两,征调近十万徭役大修,而且这五年里每年下拨三十多万两沿途随时修补,就连你崔司空都拍着胸脯说那段河堤已是固若金汤,现在你却说扛不住今年的洪峰,那还请崔司空给个合理的说法,这前前后后三百五十多万两银子到底是堆在了河堤上,还是放在了其他不为人知的地方?”宇文深见崔石还在找理由要银子,便又出言质问小司空崔石。

    崔石见宇文深发难,便试探性地回道:“二公子此话何意啊?那银子一笔笔地都是由大司徒签印拔出去的,到了司空府是怎么花出去的都有账目记录,且在司徒府都备份在案,公子若是想查,臣这就带公子去。况且凌江楚州段,南泽河奉州段,地势平坦,河道中上游冲积砂石淤泥众多,每年的三十多万两银子大部分用来清淤,河堤修的再快再高,也比不上整日的沙石淤泥堆积的快啊。据奉州刺史报:淤泥堆积最严重的地方,与河堤的高度不足一丈,那洪水带着泥沙冲下来,如何抵挡得住?”

    “查账?就你那本烂帐经得住查吗?”宇文深冷笑道:“把你那本帐扔在护城河里,护城河的水位恐怕都要上升一尺吧。崔司空,本公子觉得要是把三百五十万两银子熔成河堤长在河道边上,那也能支撑个十年八年的,就算河道要清淤,百姓一年不但要交税赋,而且还要出徭役,哪里需要花这么多银子?现在国库紧缺,你不但不思社稷之艰难,还要巧立名目、大兴土木。你敢说那三百五十多万两银子一分不差的全用在了修河堤上?据本公子所知,崔司空在长安城南有建了一座别院,亭台楼阁、莲湖假山,样样不缺啊,还娶了第五房的小妾,前几日大摆筵席,庆祝乔迁之喜、纳妾之欢,双喜临门啊。咦?世子也前去道贺了吧?”

    “公子,你……”崔石哑口无言。然后看了看上面的冢宰宇文护,宇文护看都没看他,只是皱着眉头,鼻子中出了两股子气。

    “老二,现在是在议事,不要冷嘲热讽的东拉西扯翻旧账!崔司空官居九命,修个院子、纳个小妾,有什么大惊小怪的,长安的达官贵人多了去了,那个不是三妻四妾五宅六院的。你这毫无证据的诛心之言,能解决国库的亏空吗?”宇文训见二弟又是出言讥讽,又是无端指责翻旧账,怕再扯出什么事情来,便立即出言阻止。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登龙志不错,请把《登龙志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登龙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