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“民”是谁?

    赵桓的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在大宋境内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,丝毫不亚于上次的改革吏治。

    满天下的权贵和富人都感受到了赵桓对他们的深深恶意,这种恶意来自于赵桓的骨子里,没有回还的余地,可偏偏他们又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原因就是赵桓全权掌控了禁军,枪杆子里出政权。

    刚一回到东京城,摆在赵桓桌面上的就是一道千名官员和旧臣的联名书。

    东京的核心官员,包括李纲、闻焕章都在皇宫等着求见赵桓,显然两人虽然执行了赵桓的命令,但心里也有很多疑惑。

    赵桓微微一笑,毫不为虑。

    “把他们都请过来吧,就在紫宸殿!”他吩咐身边刚刚禀报完最近发生的重大事务的浦文英和宋清。

    宋清离开后不到半刻钟,李纲、闻焕章等四五十员朝廷大臣就到了,一个个面露急切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先不必忙,今天朕一定把事情跟你们说清楚……”

    赵桓示意众臣稍安勿躁,但话还没说完,外面有太监禀报,“太上皇与皇子赵楷来了,带来了许多文书!”

    “看来是有不少人到父皇那里告状啊!”赵桓笑道,“众卿,随我一同前去迎接太上皇!”

    也是,现在在理法上能够勉强压住赵桓的也就只有赵佶了,有些人在生死存亡之际走赵佶的门路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毕竟赵佶几年还不到四十岁,正当壮年啊!

    但文武百官却被赵桓的态度搞得迷惑不已。

    他们是来劝谏的,不是来道贺的,官家怎么看起来毫不在意?现在连太上皇也来施压了,官家反而更开心了……

    这不正常!

    赵桓带着百官出了紫宸殿,发现赵佶已经进了紫宸门,他急忙上前见礼;赵佶看了赵桓一眼,摇了摇头,进了紫宸殿。

    赵楷招招手,让人抬过来一个大箱子,小声向赵桓道:“皇兄!里面都是各地望族、致仕老臣发来的书信,全都是因为朝廷在各地严查富商的事!”

    赵桓点了点头,示意自己知道了,跟着赵佶进了紫宸殿。

    龙椅旁边另摆了一把椅子,这是宋清听到太上皇来的消息就立刻让人搬来的。

    赵佶走上丹陛,目光在正中的龙椅上停留了片刻,最终做到了旁边的小椅子上。

    赵桓笑得更开心了。

    挺好!

    不过,态度还是得有。

    他走到赵佶身前,俯身道:“父皇,哪有儿子高高在座,父亲却坐在旁边的?还是请父皇上座!”

    赵佶犹豫了三四个呼吸,最终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你我私下里是父子,但在这紫宸殿,皇帝只有一个,那就是你!我今天来也就是受不了那些人的烦,心里也有担心你的意思,所以来看看。放心,朕不会为难你!”

    赵桓施了一礼,不再谦让,坐上了龙椅,笑道:“看来有些人是真的慌了,把太上皇和众位爱卿都惊动了。不过朕也能理解,事关他们的身家性命,自然不甘心引颈就戮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在说这些富商的事之前,朕先卖个关子:若真的要天下长治久安,各位以为,这天下谁最重要?”

    赵桓又强调:“要认真的答,真不想听虚的!”

    天下谁最重要?这还用想吗?

    耿南仲、李邦彦等人立刻出列:“禀陛下!这天下自然是陛下最重要!”

    赵桓摇了摇头:“不对!”

    李邦彦等人一愣,没明白官家什么意思,但如今虽不是上朝,场合也极为正式了,他们也不敢问,迷惑着退下了。

    胡舜臣出列:“禀陛下,孟子有言,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!”

    赵佶和不少朝臣皱紧了眉头。

    这个答案虽然出自圣贤书,但这话就是虚的啊!官家方才不是说了,不听虚言?

    谁知赵桓竟然点了点头:“没错!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!朕读书少,但也深刻认识到这句话实乃至理名言!”

    赵桓承认了!

    赵佶愕然,李邦彦等人也都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话音一转,赵佶又问道:“那么,谁又知道,‘民’是谁?”

    “民就是……”

    有人一听到这个问题就要出列作答,但刚开了头就卡了壳。

    按理说,除了官、军、吏员之外,不都是民吗?比如常说的“官民”、“军民”、“吏民”这些词汇,里面不就包含了答案?

    但能进到紫宸殿的,都不是傻子,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简单,赵桓一定是挖了个大坑等人跳。

    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事,他们隐约猜到,赵桓要的答案一定与此相关。

    所以,他们闭上了嘴,包括刚刚要说话的,也都退了回去。

    官家你擅长理论,你厉害!你读书不少,读书少的是我们,请开始你的表演吧,我们听着就是!

    赵桓见他们都被自己问住了,满意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总之,从听完浦文英和宋清的汇报后,他脸上就没断过笑容,心腹们见到之后,也的确都稳住了心神。

    面对困境,领导者的自信最重要,其次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    “各位,在我大宋的史书上明确记载着,过去的百年里,我大宋境内造反者多达三百五十多起,总人数达七千余万;过去的二十年里,我大宋境内造反者多达二百八十多起,总人数达五千余万……而这数千万人里,几乎都是失去了土地、无以养家糊口的贫农、流民!”

    他抬头向陈公辅看去:“但户部应该知道, 我大宋所产的粮米逐年减少,荒废的土地也越来越多,无数良田只能长草——一边是大量没地的贫民,一边是大量没人种的土地,众爱卿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
    下面众臣闻言脸色大变,赵佶更是涨红了脖子。

    他们当然知道原因,无非就是朝廷上不顾下,只知道夺去,导致农民破产。

    要不为啥王安石非要变法?又为啥老是变法不成?就是这社会上层与下层的矛盾。

    而旁边,某人已经开始眯着眼,在心里对赵桓大骂了:

    这小王八蛋可恶!

    我总算是你的老爹,就这么当我面接我的伤疤?

    朕来这里就是找刺激的么?

    他坐着很不自在,甚至想就此离去,但却又担心被人嘲笑。

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不错,请把《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