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市长(一)

    第一百六十章代理市长(一)

    市里的几个副职,岁数都比杨再义大不少,论资历,杨再义只能算得上乳臭未干,不过,从北京来的京官,老资历的副职们,到对他客气有加,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也能做到言听计从,春节前的相处,还算融洽。

    在关于和平路旧城改造拆迁一事上,分管城市建设的胡副市长,第一次发现杨代市长竟是个阴险狡诈的主儿,一次正常的工作通报会上,当建住局一把手汇报完动迁不顺利,动员拆迁的工作人员被住户阻在门外,面带困难的神色说,有可能不能如期完成动迁任务时,胡副市长不接茬,却把目光投向杨代市长。

    “这么漂亮的商业街步行街规划,陈局长,你看是不是很像王府井大街?”杨再义语气带有赞叹的口吻。

    “杨市长,和平路商业街规划,就是参照北京的王府井规划的。”

    “动迁之前,做过市民意见征询吗?”杨再义问。

    陈局长一愣,稍一迟疑,回答:“这个……没有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似乎也就是走过场问问,指着显示在幕布上的投影说:“规划一流,设计也是一流,这些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的时候,原居民还可以搬迁回来,哦,对了,新建成的高层商住楼,住宅部分,一平米合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六千左右吧。”胡副市长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峡市现在的新房市场价是两千七到三千五一平方,待拆的和平路二街坊,最大的户型不到65平米,按一比一的面积置换,新建成的商住楼,最小的户型是107平米,陈局长你算一下,多出来的42平米,按建成后价格购买,拆迁户是不是要再行支付21万4仟元才能回迁?”

    陈局长点头。不用算,这些数据早就刻在他的脑子里了。

    杨再义把目光转向胡副市长,笑眯眯问他:“胡副市长,现在峡市的平均工资是多少?”

    “973元。”又是一个刻在脑子里的数据。

    “我大概了解了一下。”杨再义不看本子,信口说来:“峡市的物价不低,日常的生活开销,一个三口之家,一个月省吃俭用怎么也得在1200左右,这还不包括孩子入托上学的费用、水电费和医疗费用,要是这家的老爷们又抽烟又喝酒的话,1500也打不住。双职工的收入就是这2000元的范围,余下的800元就算全存起来,一个月存款800,一年下来,一个家庭能有9600元的积蓄,存够20万,好像再怎么努力,也得靠近20年。”说着话,突然转头问斜对面的陈局长,“和二要动迁的房子,建成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“20年不到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沉吟了片刻,说:“建设路西,黄河路南路北,还有六局院,这些都在商业街规划红线里外,那儿的房子,差不多都是五十年代的老房子,那儿开始动迁了吗?”

    陈局长咳嗽了一声,说:“那些地方是二期三期,暂时没有动员搬迁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想起什么来,拍拍脑袋,说:“你看我这记性,对了,和二改建成商业街步行街的民意调查我这里没有,会后你给我送一份过来。”也不等陈局长说话,接着说道,“已经完成了市民意见征询的城市建设,再阻挠下去就没道理了。”

    “杨代市长,这个建设意见征询……没有做过。”陈局长结巴了一下,看看胡副市长,有点尴尬道:“市里开会通过商业街规划后,由各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临时指挥部开始实施的动迁工作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也不知道是装出来的,还是真的很吃惊,听陈局长说商业街规划并没举行过市民听证,也没进行过市民意见征询,歪着头问陈局长:“不听证不征询,就是说,你连百分之五十的市民认同可能性都没掌握,就去动迁了?”

    “哦,是这样的杨代市长。”胡副市长接过话头,沉稳道:“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利民大事,都是由市府行文通过的行政手段,至于说少数钉子户拒迁,无非就是想要敲诈政府……”

    杨再义点点头,说:“有条件可以提出来,敲诈政府,那就是刁民行为。”

    “对呀,对呀,杨代市长说的太精辟了。”陈局长附和着说:“市里在城西和开发区,特意为拆迁户腾出五栋新楼,也组织了大量的闲房供他们租住过度,可是他们就是不搬迁,现在工程已经比预定的期限晚了快半年了,我正打算汇报这事儿呢。”陈局长坐直了身板,一字一板道,“我们打算让公安机关和法院介入,对于那些顽固的钉子户,必要的时候,采取强制措施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摇头说:“不妥不妥,强制手段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,拆迁户心里不服,你一强制,人家还不去上访?我这还是个代字头的头衔,一次上访就保不住乌纱了。”

    与会众人轻声笑起来,气氛轻松下来。

    “我们现在就是过于心慈手软,指挥部元旦前有个提议很不错。”胡副市长暂任和二动迁指挥长,说道:“那些拆迁户的亲属,总有一些七大姨八大姑的亲戚是在市里单位工作的,拒迁的那些住户,让他们在市里单位工作的亲属去做工作,还是做不通工作的话,就暂停他们的工作,直到完成动迁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不是市里单位的,我们也可以向十一局施加压力,十一局的领导还是识大体的。”

    杨再义瞅瞅在座的各位,没吱声。十一局这个水电企业,建国初期便来到峡市建设这座黄河第一坝,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原先的几万人,现在已经是峡市人口的一半还多,正是因为他们建设的黄河第一坝,峡市才从一片荒芜变成现在这样一座既不古朴,也不现代的普通城市。

    随后的发言比较活跃,不过新的提议和设想不多,差不多都围绕强制拆迁这个主题在展开。

    “有两种方法可以试试。”杨再义本来想抽支烟,看看在座的有几个是女同志,便忍住了,喝了一口茶水,说道:“如果商业街的建设确实利公利民,开发商也有信心三年内完成一期建设,动迁这一块不妨再放宽一些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已经放宽到一比一点五了,还是不行。”有人抱怨。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官场边缘不错,请把《官场边缘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官场边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