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皇权不下乡?今日便不同!(二合一)

    为了解决农事问题,崇祯可以说将能够想到的办法都用了出来,不仅各种政令变着方法地偏向,而且还实打实派出去了大量新军将士与吏员进行辅助。

    尤其是新军将士,政令发行当天派出去的一千将士就不说了。

    随着出城百姓人数的愈发高涨,崇祯咬着牙地挤出将士们前往城外保护,就连皇城的守卫,都从之前的一千人,减少到了六百人。

    这番努力之下,他硬生生从本就安排满的京城之中,又挤出了足足三千士卒。

    一下子京城中的新军将士,便从一万多,变成了六七千了。

    但是,这四千将士派得值。

    正如崇祯之前所想,忙乱之中,必有混乱,混乱之中,自有奸邪!

    仅仅政令要求的这三天的时间,京城之中针对出城百姓的盗窃抢劫事件,便超过了千起,而被新军将士当场击杀的,都足有数百人之多。

    不过,也正是因为新军将士为百姓做了这么多,而且在保护的过程中当真秋毫无犯,甚至连被救助的百姓主动送上的鸡蛋、铜钱,将士们也是分文不取。

    新军的声望,可谓经此一番之后,直接在整个京城之中都传遍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崇祯之前派到各个村子之中的吏员,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简单的所缺物资上报这些不必多提,有他们在村子里主持公道,原本称霸村里的村霸村老们,再翻不起风浪。

    不少试图欺压村民,甚至抢夺家财田产的村霸,当即便被村里的吏员带着将士解决。

    尽管每个吏员身边只有两名新军将士陪同,但是带刀着铠,还有太祖强化在身的新军将士,两人追着十多个无赖砍那是一点问题没有。

    若是有宗族试图合起伙来干扰朝廷工作,那将士便能逃出去联系巡查的新军,直接大军来袭,将宗族直接抄掉!

    可以说,之前的查抄官吏,并让新军将士直接跟随吏员学习,让崇祯将朝政完全抓在了手里。

    而现在,吏员下乡,新军将士入驻,便直接将京城附近村落全都真正掌握在了手中。

    要知道在此之前,从来都是皇权不下乡,朝廷也管不到乡下。

    乡下的一应事务,都是由乡间宗族自行处置。

    过往的朝廷,从未真正管理万民,而仅仅是管理了天下的一个个宗族。

    好处自然是管理简单,甚至换个朝廷换个天下,也不影响税收赋役。

    但是坏处便是在宗族发展的过程中,土地兼并等等恶劣事项都会不断加重,而且百姓只知宗族,不知朝廷,政策韬略必不可能真正贯彻到底。

    天下的资源,先是宗族分上一块,剩下的交上去;

    然后具体干活的吏员们分一块,剩下的交上去;

    管事儿的官员们分一块,剩下的交上去;

    上级官员分一块......

    最后,实际上到达国库,能够呈现在皇帝眼中的,便只剩下极少的一部分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,官员们,大臣们当然都清楚,甚至大多数的皇帝其实也一清二楚,但是,他们也确实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天下城县的数量便已然多之又多,官员调配可以说都已经触及朝廷运转极限,甚至朝廷对县令的管控能力都已经比较弱了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县令才会被私下里称为百里侯。

    通过这样能力的朝廷,试图掌控乡村,那必然的结果便是底层运转迟滞,甚至村都没了,朝廷还不知道。

    崇祯如今之所以能够将村落都控制在手中,也是托了控制范围小,而且还有忠诚的新军将士辅助,保证朝廷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强势的福。

    不然,只怕乡绅一个压迫,底线不稳的吏员们就直接投靠,然后跟着乡绅一起糊弄朝廷了。

    但是,无论如何,当下的崇祯确实借着这次春种的机会,把乡村完全抓在了手里,于是,底层乡村的情况,便完全呈现在了崇祯的视线之中。

    第一次,大明底层最真实的数据情况,被崇祯看在了眼里。

    当然,这并不涉及百姓家中有多少财产,亦或者有多少家庭生活如何艰苦,而是......大明的田地!

    他清楚了什么叫田皮田骨,清楚了仅仅京城的土地兼并就达到了如何的程度,同时,还知道了,在账面的田地之外,还有大量不在账册的隐田。

    大明京郊,在册的田地数量约莫一百三十万亩,但是按照吏员们传来的信息估算,实际在耕面积,可能在两百万亩以上!

    与之相对应的,还有人口上的藏匿,已经回到家园的十五六万农民中,只有一半多是在册大明户籍,其他的,全都是隐户。

    京城首善之地,尚且如此,整个天下,不知是什么样子!

    “当真是一代一代,辛勤积攒。”

    崇祯看着这些数据,脸上已经没有多少波动。

    隐藏近百万亩的田地算什么?他朝廷的官员勋贵,可是仅现银就有几千万两,更不用说那些高官在老家的田地与家财。

    “看来,朕至少数年内,都不必鼓励开垦田地,就能多出近倍田亩;不必鼓励生育,便能多出无数子民啊!”

    长长舒出一口气,杀贪杀腐之心愈发浓烈的同时,崇祯感觉自己对太祖的敬仰不由又深了一大层。

    若是当时直接收归原本大明的疆土,那已经在册的税收或许能够凭借兵力收到,但是藏在暗处的另一半土地与人口,便就此消失在他的视线中。

    多忍一段时间,让天下那一半被藏匿的土地与人口现形,这完全值了!

    “陛下,山海关来的一万将士到城门口了,是否现在让他们京城?”

    就在此时,有太监前来禀报。

    五天之前,崇祯同时下达各类政令,以及调动山海关一万新军将士的军令,如今接到军令的士卒已经赶到。

    听见这个消息,崇祯精神一振。

    “速速调派他们入城,安排休息!”

    虽然到今天为止,仍然有三三两两的农家出城回村,但是最大量的一批,已经在前三天走完,并且开始进行春种。

    崇祯这两天之所以收到各种消息情报之后,没有任何动作,就是在等这支队伍!

    看似如今的新政一片通畅,但是实际上,这一切都建立在新军将士身上。

    百姓听令,是因为有吏员的引导,以及新军将士的保护,而吏员之所以听话,也是因为新军将士的陪同。

    城里一万的新军,已经被崇祯用出花来,于是,有了现在国库不断充裕,各处积极向上,安全无忧的环境。

    可是,仅以那一万新军将士,崇祯能做的也就仅此而已,再想做更多,就只能等待有士卒闲余下来。

    所以,田地的问题出现好几天,甚至耕作春种也因为人力调配出现了问题,他却一直不处理,并不是他在等待时机,而是人手不够用了。

    山海关一万新军一至,他终于可以多做些动作!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新军入城的第二天,崇祯便带着这一万新军,朝着京城之外赶去。

    而原本的一万骑兵,此时出城时,身下却再无马匹,甚至连手上,都在兵器之外,多了农具。

    城外的田野天高云淡,春意盎然,远处的田野间已经有大量农作的百姓。

    看着这支人数众多,但是与此前四千乡间护卫军一样穿着的新军,不少人都显得颇为好奇。

    “王吏员,如今闲置的土地,主要在哪一块?”

    崇祯身边,敬陪一名中年吏员。

    这人在这几天的工作之中表现相当突出,加上还正好属于无过往罪孽的那一小撮吏员,于是崇祯便提拔了他一手,令他暂时负责通查京城城郊抛荒情况。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如今主要的抛荒,都集中在西面,这面正迎着闯贼来的方向,应当是不少原本百姓出事回不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零散的抛荒多处于之前各位公侯老爷们的地界,里面全是佣农或者奴才,好些趁机就不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王吏员忐忑恭敬,言语详尽清楚,看着颇为本分的样子。

    崇祯点点头,让他带领自己等人先往大量抛荒的地带去。

    春种的时机已经快要结束,当务之急,首先是把粮食种上,至于划分田地、清量丈亩的事情,等土地上种上粮食了,也再做不迟。

    到达抛荒地点,果然,城郊西面的大片土地上,仅仅只有寥寥无几的农夫在耕种,其他大多数的地,都还荒着。

    “耕种此处所有闲田,需要壮劳力约莫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这......大概得要个三四千人!”

    王吏员原本负责的便是农事相关,对实际种地也懂行,看看新军将士的体魄和农具,很快给出了个约数。

    “周校尉,安排四千将士,把此处所有空地尽皆种上!”

    崇祯直接对着领军将领下令。

    四千人立刻随着将领的吩咐,整整齐齐下田,威武肃穆,奋力挥锄!

    明明是在耕地,但是看着威杀之气,却仿佛是在为敌人挖坟墓。

    王吏员瞥了几眼,吓得脖子一缩,赶紧把视线收回。

    “剩下闲田最多的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......”

    带着新军下乡,崇祯做的第一个动作,便是将所有的闲田都让将士们耕耘。

    崇祯年间灾害几乎没有停过:

    崇祯元年陕西大旱,第五年大范围饥荒,第六年发大水,第七年闹蝗灾,第八年闹干旱,第九年闹水灾,第十年绝收,第十一年年再次发生蝗灾,第十三年大旱,第十四年大旱,第十五年瘟疫,第十六年鼠疫。

    今年,是崇祯十七年,可以说,几乎每一年,粮食税收都是不够的。

    如今这样一块天地完全由崇祯掌控,粮食这点他肯定得先点满。

    而经过这么一番折腾,之前万余的新军,如今已经只剩下了四千多人。

    不过,也够了,毕竟,崇祯当下并不准备清查丈亩。

    眼下田地都才刚刚种上,即刻把隐田都查抄出来,把田地分清楚了,那些多出来的田让谁种?

    甚至连人口,当下崇祯都不急着统计,而是准备等到农忙结束之后,再好好计量。

    现在,他要做的,是当前更加容易,但是实际作用却比这两者还要更加重要的事——建立村级组织!

    京城郊区,所属的村落小镇数量不在少数,不完全统计,便有四百多个,其中中等以上规模的,也有一百多个。

    经过这几天吏员与新军将士的清扫与维持, 大量的村庄原本的族长村老已经被强行夺了村里的控制权,但是毕竟这都只是吏员们下意识的行为,做得并不彻底。

    如今,崇祯要做的,便是带领新到的四千士卒,将所有村落全部清扫一遍,并把所有村落的掌控权,都通过新政朝廷,掌控在自己的手中!

    当初将吏员与将士放入村落,崇祯的本意确实只是为了更好地春种。

    但是这几天下来,结合着吏员、新军以及锦衣卫,他明显感觉到了新政朝廷与原本朝廷的大不同。

    如今的他,通过村级的行政单位,能够清楚掌握郊区村落中每一个家庭的情况;做出的每一个决定、每一道政令,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,便没有阻碍地呈现在百姓的身上。

    以前的崇祯只能知道大明有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,知道有哪些郡县,但是现在,他甚至可以在几天时间,就弄清楚治下实际有多少孩童多少老人!

    没见识到这些的他,可能不会对乡镇感兴趣,但是如今真切感受到皇权下乡所带来的的恐怖效率与把控力,人手齐备之后,京城周边的村落,又怎么可能逃得了?

    “陛下,人都带来了。”

    王吏员身边,站着几位满脸局促的吏员。

    这些吏员之所以被叫来,是因为他们多年收税征赋,对京郊的村落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有了他们的指引,崇祯一行人,才能找到每个村落的所在。

    事实上,除了他们之外,原本在各村落主持事项的吏员和新军将士,也被分开抽调了接近一半。

    他们,便是崇祯为京郊的村子,准备的村令。

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崇祯遗嘱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不错,请把《崇祯遗嘱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崇祯遗嘱:我祖宗朱元璋没死!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